|
曹双仓和它的河北细犬 |
日期:2006年3月12日
|
|
|
从1996年开始养细犬以来,曹双仓的狗场最多有超过200条细犬。然而据说由于去年一场犬瘟,现在只剩80多只,并且品种从过去河北细犬和山东细犬同时繁育变成现在单一的河北细犬。曹双仓说自己是学医出身,开始在河间当地工商所工作,后来开始行医。此后他弄了几百亩地开始放养土鸡,生意还不错,后来开始养殖细犬。“1996年我买了车后就开始跑河北山东的狗市场,高价收购细犬品种。起步我就买了60多只,贵的4万多元,其余从几百到几千的都有。回来用这些细犬繁殖,每年把符合标准的留下来。”曹双仓说。细犬至今没有权威认定的标准,也未被国际认可为一个独立的品系。曹双仓说他的选择标准其实是河北民间用细犬打猎人代代相传的一些准则。比如身高多少,身长多少。之所以最后选择了“豆沙”这一种他也说不清到底该怎么称呼的颜色,是因为老辈人都说这是河北细犬中的极品。“河北和山东的细犬有明显区别。山东细犬讲究龙头凤尾,狗的头上和尾巴尖上都有三四厘米长的毛。但是河北细犬没有。山东以长毛为主,河北以短毛为主。因此山东的细犬更接近于他的老祖宗萨路基犬。” 前些年灵缇被从国外引进后,爆发力相对弱的细犬迅速被国人抛弃。“细犬的优势在于良好的嗅觉和追踪能力,比灵缇更高的耐久力、适应性和灵活性。但是狗贩子不管这些,现在纯正的细犬越来越少,当好的细犬种狗丧失生育能力后,细犬的基因资源可以说很危险了。”曹双仓说,韩晓冬的“豆沙”是他免费给的。提到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细犬养殖场,曹双仓承认目前细犬的基本种群数量还不够。国际上要求最少要有80只母犬和30只公犬,随机交配,近亲繁殖率不能超过15%,但他现在总共只有80多只,而“豆沙”那种颜色的只有不到30只。 从1996年至今,曹双仓说他在养狗上花费了差不多100万元。“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现在还住在平房里,在城里也没买房。我喜欢养狗,我可以说,当初养狗一点经济色彩都没有,现在损失这么多(因犬瘟),我还在维持。我就是希望能够把细犬养出来。”但是养狗10年,曹双仓说现在买细犬的人并不太多。10年来他一共只卖出了几十条,平均2000元一条。“老百姓认为细犬不如灵缇串快,加上现在打兔子的地方也少了,细犬作为一种猎犬如果失去了捕猎的能力和机会,出路肯定不行。”曹双仓说他培养的细犬还保持很好的捕猎本能,嗅觉好,抓住兔子能叼回来。 曹双仓说,据他所知,河北地界类似他这样的细犬养殖场只此一家。有的地方可能有细犬协会,但并没有能力有他这样的投入,更多更普遍的还是炒作。谈到和韩晓冬的合作,曹双仓说,他主要是养狗。为了有更多的人了解并关心细犬,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有限。而韩晓冬主要进行宣传和推广。“小韩每年都来拍一些片子,也有很多人在他推广后来找我。”但是无论韩晓冬和曹双仓都说,两人的合作更类似于精神层面的。正如韩晓冬所说,两人至今只有君子协定,还好合作愉快,没出过什么问题。韩晓冬认为自己的目的是把他心目中的狗变得完美,曹双仓则还要为狗场的正常运作操心,这也是两人合作中有可能产生分歧的地方。曹双仓承认自己卖出去的狗都没有做绝育手术,不过这些细犬没有青灰色的,除了他的养殖场里,只有韩晓冬手里有一个青灰色的“豆沙”。韩晓冬则希望曹双仓一直都不要卖。“我跟老曹说,最好不要卖狗。别人买你的是为了自己再繁殖,在没有一个标准的情况下,难保将来别人不会宣称自己的细犬是正宗。” 两人协议的核心,就是不让这种青灰色的细犬血缘外流。曹双仓现在仍在河间不放弃他的细犬。他坚信自己是这种青灰色细犬的创造者。“必须是我。因为别人没有种群。”他非常自信,不担心没有名气,也不着急炒作,“这个(养狗)你没东西不行。我还要努力几年,估计五六年之后能达到基本种群数量。”曹双仓说他希望将来能用狗场运转后的资金成立一个基金,致力于长期发展。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主笔:蔡伟
|
【收藏】【打印】【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