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历史上最早的“犬类展赛”其实是英国小酒吧里粗俗的斗犬活动。时至19世纪中期,维多利亚时代富裕且有闲暇的英国居民对诸如展览一类“富有教育意义的休闲活动”产生了兴趣。铁路的发达更促进了各种全国性的展览的举办成为可能,于是狗的竞争也走出了酒吧。 第一届有组织的犬类展赛1859年6月28日至29日在英国Newcastle-on-Tyne的市镇大厅举办,共有60只狩猎犬参展。在早期展赛中,每个品种只包含一个级别,狗的品种也只以狗舍(kennel)名称模糊划分。早年展会目录曾记载:莫雷尔先生的“斑点”战胜布朗先生的“维纳斯”,赢了22先令奖金。1870年,种犬爱好者们决定有必要成立一个正规组织管理整个展赛事务。在来自渥维克郡的议员S.E.雪利(S.E.Shirley)的倡议下,英国全国爱狗俱乐部委员会(National Dog Club Committee)成立。1873年4月4日,经讨论推举出的12位绅士在伦敦维多利亚街的阿尔伯特大厦举行会议,英国育犬俱乐部(Kennel Club)就此诞生。此后不久,法国与美国等地也陆续成立了类似的育犬俱乐部。时至今日,最著名的几家育犬俱乐部有:法国的“la Societe Centrale Canine”、美国的“American Kennel Club”、澳大利亚的“Ausralian National Kennel Council”等。 新成立的英国育犬俱乐部首先着手的问题便是编纂一本纯种犬犬种登记册。育犬俱乐部专用日历于同年印行,为未来十年每年规划了两场展赛。同样迫在眉睫的问题是规范犬种命名体系。当时诸如“Spots”、“Bobs”、“Bangs”、“Jets”之类的随意定名泛滥成灾,其中绝大多数既不准确也不权威。1880年,英国育犬俱乐部委员会开始实行一套通用注册体系,这一做法起初曾遭到强烈反对,但它带来的好处很快被会员看到并接受。1880年进行的注册还更多地只是为了避免犬种登记册中的命名重复,并非出自对血统与族谱的考虑。随着更多规章制度的制定,数年后一整套完善的犬种监管体制基本成形,并且被许多英国以外的育犬俱乐部采纳。19世纪末,纯种犬展赛已经发展成英国重要的社交盛会,近半数以上的参展者为女性,英国皇族成员也不时到场。 19世纪期间,由英国育犬俱乐部在英国举办的冠军展赛约有30届,更小规模的非正式展会不计其数,而且有日益增多的趋势。无论在英国还是在其他成立了育犬俱乐部的国家和地区,育犬俱乐部的宗旨都是力图确保一切以俱乐部旗号举办的展赛的权威性。直至今日,所有这类展赛的举办者都必须与当地俱乐部签订担保书,保证展赛的评判按照俱乐部制定的标准。 如今英国花样繁多的犬类展赛中,规模最小的是通常为慈善募捐活动而举办的所谓“伴侣赛(Companion Shows)”。在这种展赛上,依据血统评判的因素较少,通常还有“非常规”比赛项目掺杂其中,比如“最灵活尾巴奖”、“最上镜奖”等。这些奖项的比赛非纯种狗也可以报名参加。正式展赛中最初级的是“公开赛(Open Shows)”。公开赛的参赛资格其实只对在育犬俱乐部注册过的纯种犬公开。每年英国全国都举办多场公开赛,参赛犬通过这类赛事赢得“初级证书(Junior Warrant)”或获得参加“慈善资格赛(Show Certificate of Merit)”必须的分数。每年英国举办最多的是“冠军赛(Championship Shows)”。参赛犬通过这类比赛积攒分数获得初级证书或更令人梦寐以求的“挑战资格证书(Challenge Certificate)”。如果参赛犬确实优秀,育犬俱乐部将依参赛犬性别颁发相应性别的挑战资格证书。一只参赛犬必须获得来自三位不同裁判的挑战资格证书(而且其中一份必须得自它12岁以后)才能获得该品种的冠军头衔。英国最负盛名的纯种犬冠军展赛是:“Crufts”,每只参赛犬必须在其他冠军赛或公开赛上赢得过足够的奖项才有资格报名。门槛最高的是“限制赛(Limited Shows)”。这类赛事只接受组织纯种犬展赛的协会或俱乐部的会员报名,挑战资格证书的获得者甚至也不能参加这类比赛。 纯种犬展赛的展赛规则颇为繁琐,而且各个国家都有差异,通常的规则大体为: 首先将符合参赛资格的参赛犬按品种分类,每一品种再依照参赛犬的年龄与性别细分。同一品种里,参赛犬分为幼犬(低于一定年龄的参赛犬)、成年犬(其中再依照年龄细分)与高龄犬。母犬也存在同样的年龄划分。同一年龄级里,每一品种的公犬首先接受评判。 每一性别的全年龄级优胜者获得各性别纯种犬中的最佳称号(分别称为“Challenge Dog”与“Challenge Bitch”)。各年龄级的单级优胜者与全年龄级优胜者所在年龄级的其它参赛狗汇同在一起,竞争每一性别亚军的称号(依性别分别称为“Reserve Challenge Dog”与“Reserve Challenge Bitch”)。这一规则制定的初衷是为保证公平,因为每一年龄级都可能存在来自某一品种格外多的有力竞争者。在极端的情况下,所谓的“Challenge Dog”与“Reserve Challenge Dog”有可能出自同一年龄级。 各性别的最佳称号的获得者争夺“品种冠军(Best of Breed)”称号,进入这一阶段的两只参赛犬被称为“异性别最佳优胜者(Best of Opposite Sex)”或者“品种冠军竞争者(Runner-up to Best of Breed)”。品种冠军决出后,获得各性别亚军头衔的参赛犬(“the Reserve Challenge”)将与在品种决赛中未能胜出“异性别最佳优胜者(Best of Opposite Sex)”同台较量,争夺“品种保留奖(Reserve Best of Breed)”头衔。举例来说,假使品种冠军的获得者是前一轮“Challenge Bitch”头衔的获得者,“品种保留奖”的获得者就是前一轮“Challenge Dog”或“Reserve Challenge Bitch”头衔的获得者。 在多品种或全品种的展赛中,依照育犬俱乐部规定分类的各品种的分冠军争夺各品种组的总冠军。目前各育犬俱乐部通常认可的品种组有以下七大类:枪猎犬组(Sporting Group)、狩猎犬组( Hound Group)、工作犬组(Working Group)、犬组(Terrier Group)、玩具犬组(Toy Group)、家庭犬组(Non-Sporting Group)与牧羊犬组(Herding Group)。最后,再由各品种组总冠军中决定谁是“全场冠军(Best in Show)”。 尽管规则繁琐如此,纯种犬展赛的评判仍然是件微妙的工作。严格说,参赛犬真正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和它站在同一展台上的另一只参赛犬,而是裁判心目中的标准纯种犬。展赛的裁判都力图挑选出最符合每一品种已定标准的参赛犬,但标准本身就可能含糊,类似“被毛丰厚”、“与人亲善”这样的词句本身就在理解上因人而异。更细微的问题包括:部分品种的纯种犬公母外形差异甚大,经常是公犬更具备典型的品种外形,因而留给裁判更深的印象。要牢记上百个纯种犬品种的评判要点,同时要避免个人喜好影响自己的评判,即便从最好方面考虑,裁判最后的裁定也难免尽合人意,工作犬组与玩具犬组主人间的争执是最常见的例子。从最坏方面来看,纯种犬展赛的内幕并不比其他赛事更为光明:偏袒、贿赂乃至给竞争对手的参赛犬下药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