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万年的变迁从动物到宠物 |
日期:2005年10月4日
|
|
|
因为忠诚狗成了伙伴 因为独特猫成了女神———
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它源自意大利修道士圣·弗朗西斯的倡议。100多年前,他长期生活在阿西西岛上的森林中,热爱动物,和小动物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关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越来越多的人爱动物,越来越多的人养宠物。可以说,宠物是沟通人与动物的使者。那么野生动物是怎么被驯养成宠物,担当这一职责的呢?
狗狗主动接近人类 交情已有一万年
狗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动物。在我国,周代就有人开始驯养,距今至少3000多年。有一个神话故事说:远古时代,狗很想找到一个靠得住的朋友,永远和他生活在一起。它先找到了狼,发现狼怕豺,又去找豺,可豺又怕狗熊,狗又去找狗熊,结果熊怕人,狗认识到人的本领是最大的,便成为人的朋友。
狗的祖先是狼
狗的种类繁多,体形、个头及性情各不相同。1997年,经过将140种狗、162种狼、5种北美小狼及12种豺的DNA进行比对,研究人员确认,只有狼才是狗的祖先。
大约1.5万年前,在东亚,少数温顺的灰狼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干吗要每天筋疲力尽地捕猎?为什么不在人们的篝火旁边搜寻,捡些剩余的食物吃呢?于是,狼就出现在人类的视线里。
许多年以后,一个新品种的灰狼出现了,性情温和,在人类社会中兴旺繁荣起来。它们与人类朋友一道从亚洲的老家去了南美和欧洲。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就是狗的早期历史,不过狗到底是起源于东亚、还是欧洲或中东,至今还有一些争议。
狗主动走进人类的生活
1.2万年前,最后一个冰川期结束,狗就与人生活在一起了。人类与灰狗共享居住和狩猎场所。犬类研究专家偏向于认为是狗采取主动,进入了村庄,并适应环境成了食腐动物。人类很快就意识到了,狗还能在其他方面帮助人,比如让狗从事特殊的工作:有的狗跑得飞快,有的狗则擅长挖掘,或是帮助人们放牧,或是被主人用来攻击其他人类。人们驯化狗从事不同的工作,所以不同的狗进化出了不同的外貌。狗最后成了地球上最多样化的动物,现在世界上已知的狗有300多种。
狗是人类很好的伴侣,但也是昂贵的伴侣,因为它们吃肉,然而人类却很乐意付出这个代价。人与狗的关系之所以能够持久,是因为狗具有特殊能力,它能够读懂人类的微妙示意。在这方面,狗似乎比人类最近的亲戚黑猩猩要聪明得多。
还有一种说法,狗所以得宠,是因为它对主人绝对服从忠诚。狗是食肉动物,但它即使跟着主人吃糠咽菜也绝对不愿意离开主人。当主人遇到危险或受攻击的时候,狗往往挺身而出,显示了它的赤诚。几千年来狗就是这样由人类的助手,变为极受人宠爱的伴侣。
狗成为宠物的确切年代无法确定。人们认为在德国发现的一块距今1.4万年的狗下颚骨是距今最古老的狗化石。在以色列发掘一座距今1.2万年的古墓时,发现一名妇人搂着一只动物,看上去像只小狗。也许这是狗成为人类宠物最早的证据。我国古代有宫廷犬。宫廷犬的品种一般是北京犬,传说它可以避邪,祛除恶灵,这种犬还深受慈禧太后的宠爱。慈禧太后的爱犬死后,还拨专款建了一座庙,派太监去祭扫。
鲫鱼怎么变成了金鱼
金鱼是人类最普遍的观赏鱼,尤其是中国,古代大富大贵的人家,都有金鱼池,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身份。
在中国,最早发现野生鲫鱼群体中有变异的个体(即金色或金黄色鲫鱼),大约是在晋朝,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人们对野生鲫鱼发生的变异,会产生神秘之感。当时正值佛教广泛流传,善男信女们为了积德行善,常常将被捕的动物买来“放生”。而那些令人们有神秘感的野生鲫鱼,便首当其冲地成为放生的对象。这种举动保护了野生鲫鱼,也改变了它们的生活环境,金鲫鱼便从野生进入了半家养状态,成为了后面的金鱼。
我国最早单独养殖金鱼的人,是宋朝初年的丁延赞,他在嘉兴担任刺史时,在自家的金鱼池里养殖了金鱼。到了南宋时期,皇帝赵构玩物丧志,迷恋于饲养各种小动物,他在德寿宫内大建金鱼池,并到处收集奇异鱼种,成为中国宫廷养殖金鱼的开始,距今已有900年的历史。宋朝以后的各个朝代,上自皇亲国戚,下至王公大臣,大都喜欢养殖金鱼观赏。特别是在元朝,宫中专门建有“水晶宫”养殖金鱼,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水族馆了。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民间也开始用大盆、小盆养殖金鱼,并形成一系列的“行当”:养金鱼的和卖金鱼的、烧造鱼盆的和卖鱼盆的、捕捞鱼虫的和卖鱼虫的……于是形成了金鱼养殖的产业,新的品种也不断地出现。现在金鱼品种不下300种。
月亮女神猫性十足 人类鼓励猫捉老鼠
世界上养猫最早的是古埃及,远在公元前2600年就有了猫的记载,但是没有说明是家养猫还是野猫。在一个公元前1900年的古墓中挖出17具猫骨骼和几个小奶罐,由此证明了猫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许多图画中,把猫都画成了家畜。公元一世纪,欧洲才出现家养猫。家养猫传到北美洲是十七世纪的事了。
古代埃及人把猫奉为月亮女神的化身和象征,这是因为月亮女神巴斯特强大无比,专门掌管月亮、生育和果实丰收。猫的某些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如夜行性、毫不隐蔽的性爱生活,多产以及捕鼠以保证粮食丰收,正好和月亮女神巴斯特的职责相符合,人们很自然地把猫和月亮女神联系到一起了。月亮女神的形象也被描绘成人身猫头,甚至女神的兄弟太阳神也被描绘成公猫。由于猫眼随光线变化,便具有了月亮神和太阳神的双重身份。
猫怎样与人打交道
猫是独来独往并拥有固定领地的猎兽,而且大多活跃在夜间。然而正是猫的捕猎行为促使它们与人类接触,它们守护领土的强烈本能又驱使它们不断出现在相同的地方。
驯养猫的历史可能不会早于公元前7000年。当时农业兴旺发达,在中东形成了“新月形米粮仓”地带。家宅、谷仓和粮食商店的出现为鼠类及其他小型哺乳类动物提供了新的生存环境,而这些动物正好是小型野猫的理想猎物。
从一开始,人与猫之间就建立起互利关系:猫获得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人类免除了讨厌的啮齿动物的困扰。这些野猫甚至受到鼓励,人们不时抛给它们一些食物。较为驯服的野猫逐渐被吸纳进入人类社会,由此产生了最早的半驯化猫群体。
家猫祖先来自非洲
家猫的原始祖先很可能是非洲野猫,因为非洲野猫的形体只稍大于家猫,性情也比其他野猫驯服,还经常出没在人类住地附近,并很容易被驯化,往往作为当地居民的宠物来饲养。
驯化后的猫被带到世界各地,与当地野猫相互交配,成为不同地区现代家猫的祖先。目前带深色斑纹的欧洲家猫的皮毛纹路兼备了欧洲野猫和非洲野猫的特点,而生活在印度的家猫所带的斑点说明它们的先祖与亚洲野猫有着血缘关系。
经过数千代的繁殖,猫发生了生理变化,包括形体变小,爪子缩短,大脑和颅腔容积缩小,伸展双耳和尾巴的姿态,皮毛的颜色和质地也起了变化。
宠物怎么变成家庭成员
在欧洲,直到十八世纪后期,宠物才在人群中普及。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宠物饲养方式是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发明,那时宠物已被看成是与自然界进行联系的纽带,不再看成是一种威胁。它同时也生动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那时许多异国品种被引进到欧洲,其中就有北京狗和暹罗猫。
自罗马时代起英国就成为纯种犬的培育中心。最早的竞技性狗展于1859年在英国的纽卡斯尔举行,当时参展的仅限于波音达犬和雪达犬。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后,繁殖纯种猫和纯种犬的事业走向正规化,建立了严格的品种标准。
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对待动物的态度真是千差万别。例如在印度,牛被看成是神圣的动物,允许它们任意漫游。但在西方社会,养牛是为了吃肉、喝牛奶和获得皮革,而狗和猫却可享受到许多特殊待遇。相反,在一些国家,狗和猫被看成是食用动物。
在今天的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半数以上家庭饲养至少一只宠物,绝大多数主人把宠物看成是他们家庭的成员———在它们活着时加以宠爱,死后给以哀悼。猫和狗都能与它们的主人建立特别强烈的依附关系,不像其他大多数家养动物那样被关在笼子里或被锁起来。在我们国家,养有宠物的家庭也越来越多。饲养宠物最普遍的理由是建立伴侣关系。把动物作为伴侣饲养所获得的回报是情感,而不是任何经济或实用利益。
鸟的故事:三色雀和画眉
约在几千年以前,人们把狩猎获得的一些体形不大、性格比较温顺、容易喂养成活的野鸟关在笼子里。经过漫长时间的繁殖和驯化,终于使一部分野鸟逐渐变成了人类饲养的家禽,像鸡、鸭、鹅等。还有些人对那些羽色华丽、鸣声悦耳或姿态优美的鸟儿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便开始了以观赏和玩耍为目的的养鸟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我国古代养鸟的风气尤为典型。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的开篇作《关雎》,就是从鸟写起的。
许多鸟的名字背后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例如“沼泽山雀”,它将黑、灰、白三种颜色集于一身。乾隆帝避暑时,听到“沼泽山雀”的美妙叫声,即命皇家乐队观听鸟音,结果发现此鸟不仅身着三色,而且叫时发出六种音调。乾隆龙心大悦,遂下旨封此鸟为“三色六语鸟”。还有画眉鸟,名字来历颇为传奇。据说,吴国被越国灭亡,范蠡与西施一起隐居在浙江省德清县的山中,每天早晨西施到溪边浣纱时,总有一群黄褐色的鸟儿,飞到她身边的树上不停地鸣唱,声音清脆,动听悦耳,范蠡好奇地问西施:“这是什么鸟?”西施笑答:“你看,它们都有一双美丽的白色眉毛,像是用笔画上去的,我们就叫它‘画眉’吧!” 来源:法制晚报 |
【收藏】【打印】【关闭】 |
|
|